欢迎你进入卦卜网站
--
健康小常识
--
输入关键词:
怎样对待问题儿童
我儿今年9岁。在亲友老师的眼里,他属于典型的“人小鬼大”的孩子,调皮、不听话、坏毛病多。比如上课开小差,抓前座女生的辫子,或是弄脏别人的衣服。好端端的一堂课,常被他搅得鸡飞狗走。老师批评过他,我也打骂过他,可总是屡教不改。真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这个让人心烦的“捣蛋王”。
解答:
你讲的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称为问题行为,有这类不良行为的儿童称之为问题儿童。研究表明,儿童问题行为的持续存在,一般都是由不良的教育方式引起的。首先,人们总习惯于只从儿童本身的缺点、过去的事件等方面去分析儿童的问题行为,而忽视了环境及教育者自身对儿童行为的影响。如对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等问题,只考虑他注意力不集中,不考虑教师的授课水平对他的影响,不考虑他常受批评而对教师的反感和憎恨等逆反情绪的影响。其次,只看到问题的消极面,没有看到积极面。如教师提问时,某学生总是抢答,以致扰乱课堂秩序,教师只认为他存心捣乱,却未看到他对课程很有兴趣等积极的动机。再次,对问题儿童往往只看到其缺点、短处,没发现其长处和优点,经常过多地批评、贬低他们,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 对于问题儿童的教育,重要的是改变教育方式,即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个态度对待孩子。首先,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当我们向别人提意见时,若带有一种强烈的否定意识,对方便不大容易听得进意见,甚至还会产生对抗情绪,小孩也不例外。这就是不少孩子染上不良行为后屡教不改的根源。作为师长,批评时对事不对人,不说有损其人格的话。其次,强化孩子的好行为,淡化其坏行为。心理学家认为,捣蛋很可能是儿童想得到大人关注而采取的行为。因此应对孩子的进步适时地肯定与表扬,对那些不良行为适当地采取不理睬对策。最后,家长或教师也要反省一下自己在儿童问题行为上是否有应负的责任。
精神心理科相关:
为什么自言自语有益健康?
女孩遇到“死缠烂打”的追求者应该如何处理?
怎样预防精神病复发?
为什么丈夫会找妓女?
为什么“癞蛤蟆”能吃到“天鹅肉” ?
我对婚姻“适应不良”
为什么“快乐的离婚”也可以让小孩健康的成长?
为什么婚姻中不能以一方超越底线的付出为代价?
为什么关心孩子却成了眼中钉
男友的短信令我抓狂
健康小常识导航
内科
体检保健科
妇产科
儿科
外科
营养科
精神病科
生殖健康科
药学科
眼科
口腔科
皮肤病科
医学美容科
耳鼻咽喉科
肿瘤科
中医科
理疗科
急诊科
首 页
|
健康小知识
|
吉凶测试
|
周公解梦
本站资源来源网络,如有疑义,请来信告之!
卦卜网提倡:定期体检 养成生活好习惯 发现身体异常请及时去人民医院就诊以免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