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进入卦卜网站 -- 健康小常识 --
输入关键词:
为什么糖尿病人要多次监测血糖?
    糖尿病病人怎样自我监测病情?
    解答:
    血糖监测,兼顾空腹和餐后 空腹血糖,指禁食8~12小时后所测得的血糖结果。餐后血糖,多以进餐后2小时所测得的血糖值为代表。人的血糖,空腹一种状态,餐前一种状态,进食又是一种状态。血糖的变化,是一个有“峰”分布的曲线图。 在家监测血糖,既要关注空腹血糖,又要关注餐后血糖。理论上将“点的资料”尽可能详尽地收集,才能更好地反映出“血糖曲线”的变化。因此,监测全天血糖,一天最少需要4次:清晨起床后测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分别测一次餐后血糖。有时因病情需要,还要加测餐前血糖和夜间血糖。 只留意空腹血糖,而忽略餐后血糖,这种做法一定要避免。因为在某些情况下,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也许无明显改变,但其餐后血糖却可能出现了升高;而且餐后血糖控制不佳,或会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金指标,与“指尖血糖”监测互补 对于指尖血糖,即使每天测4次或更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有可能血糖变化了,监测者却不知情。想避免这种情况,可借助于24小时血糖动态监测(每天检测288个血糖值),了解全天的血糖信息,但此技术还不能在门诊普遍开展。通常的做法是用血糖监测的金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来反映血糖的总体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糖监测的一个长期指标,它反映2~3个月以来的血糖平均水平。如同水涨船高、水落船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其他任意“时点”血糖的波动,都会引起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3个月到医院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若结果异常,提示指尖血糖监测频率可能不够,以致出现“血糖控制良好”的假象。指尖血糖监测,可及时发现血糖的瞬时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发现指尖血糖监测中的“漏检”情况,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二者互补,使血糖监测结果更加准确。

首 页 | 健康小知识 | 吉凶测试 | 周公解梦

本站资源来源网络,如有疑义,请来信告之!
卦卜网提倡:定期体检 养成生活好习惯 发现身体异常请及时去人民医院就诊以免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