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进入卦卜网站
--
健康小常识
--
输入关键词:
为什么尿蛋白阳性不一定是肾病?
当尿常规检查中出现尿蛋白阳性时,是否意味有肾病呢?已经患慢性肾病的人,尿蛋白“+”号越多,病情就越重吗?尿蛋白“+”号减少,是否就代表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呢?还有一些慢性肾病病人经长期、正规的治疗,可蛋白尿仍不能消失。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解答:
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蛋白尿,正常人的尿中是否也会有尿蛋白。肾脏是一个过滤、重吸收的系统。人体的代谢产物都先经过肾小球过滤,然后在肾小管中,大部分物质又被重吸收回体内,剩下的废物就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但是,如果肾脏出现炎症或损伤,肾小球过滤功能受损,或者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就会漏出多一些的蛋白质,此时就会有蛋白尿产生。根据蛋白质的多少,可定为“+”(代表24小时的蛋白尿定量大于150毫克)、“++”、“+++”或“++++”。漏出的蛋白质越多,“+”号就越多。所以,蛋白尿是肾炎的一项重要客观指标。 如此说来,出现尿蛋白阳性,就是患上肾病了吗?不一定。化验前如有发热、剧烈运动,或前一天吃了较多蛋白类食物,也可引起生理性的蛋白尿。如果排除了上述因素,那就提示可能有肾病,尤其是蛋白尿持续出现(三次以上),且量较多(“++”以上)时,通常意味着肾脏有实质性的损害。但要确诊,还有赖于作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可见,随便收集一次尿去检查尿蛋白,其临床意义有限。纵使结果是阳性,也不能马上确诊为肾病,需要医生综合判断。已经患慢性肾病的人,都会很在意尿蛋白究竟有几个“+”,其实医生也很在意这点。那么,尿蛋白“+”号越多,病情就越重吗?尿蛋白“+”号减少,是否就代表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了呢?其实,这也是不一定的。蛋白尿是肾脏疾病常见的标志和危险因素,但蛋白尿的多少,并不一定反映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例如,当蛋白尿由多变少时,有可能肾脏病变有所改善,但也可能是由于大部分肾小球纤维化,滤过的蛋白质减少,肾功能日趋恶化、病情加重的表现。因此,肾脏疾病损害的轻重程度,不能只凭蛋白尿来衡量,还要结合全身情况、肾功能、生化检查,尤其是肾活检等检查来判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慢性肾病病人,虽经长期、正规的治疗,可蛋白尿仍不能消失。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没必要过于纠缠,因为有相当一部分肾病病人的蛋白尿,即使经正规治疗后,也不能完全消失。病人要知道,此时治疗的目标是以防止和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并发症为主,而不是一定要彻底消除蛋白尿。一般认为,如病人能将24小时尿蛋白定量控制在0.5~1.0克以下,可明显延缓肾功能下降的速度。当然,这并不是说下降到这个指标时,病人就可高枕无忧。我们仍应观察尿液的情况,且应定期(至少应每1~3个月1次)检测血压、肾功能、尿沉渣、尿蛋白等的变化;女性病人若要妊娠,前后更应加强检测。
肾内科相关:
为什么尿蛋白会比他人多?
为什么小儿也可做血液透析?
为什么行房后会腰酸,是肾脏病吗
肾结石有哪些典型症状?
对肾造影剂过敏怎么办?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摄入蛋白质方面有什么要求?
什么叫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只有一个肾,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吗
为什么肾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
为什么蛋白尿会导致肾炎变肾衰竭?
健康小常识导航
内科
体检保健科
妇产科
儿科
外科
营养科
精神病科
生殖健康科
药学科
眼科
口腔科
皮肤病科
医学美容科
耳鼻咽喉科
肿瘤科
中医科
理疗科
急诊科
首 页
|
健康小知识
|
吉凶测试
|
周公解梦
本站资源来源网络,如有疑义,请来信告之!
卦卜网提倡:定期体检 养成生活好习惯 发现身体异常请及时去人民医院就诊以免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