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进入卦卜网站 -- 作文大全 -- |
【篇一:秋天的遐想】
吹着秋天的风,淋过秋天的雨,温暖着深秋的缕缕阳光,感受着这个季节带给我的快乐与忧伤,在遐想的憧憬中徜徉,没有金钱与物质欲望,没有权势与政治较量,只有少许感伤和青春迷茫!
秋天的雨下的沉寂而又淅沥,来的悄然去的毫无声息;没有电闪雷鸣的帷幕,没有狂风大作高潮,一切都变得那么委婉那么寂寥,却总能够给予人淡淡悲凉与忧伤;像一首主旋律总能勾起内心些许记忆的过往,喜与悲,得与失,是与非;亲情,友情,爱情,纷纷扰扰,扑朔迷离,纠结煎熬。雨侵透衣衫打湿了发梢却冲淡不了回忆符号,就让所有记忆是随着雨中的落叶尘封心底,化作基石伴着我们走向人生的远方!
秋风吹落了一地黄叶,慰藉了大地辛劳,却孤独了枝头依靠。季节的变迁总能激起我们对万物的感伤。纷纷落叶黄,淡淡残花香,一切变得那么顺理成章。光阴在四季轮回中穿梭,岁月却苍老了脸庞!岁岁年年皆不同,我们不能驻足青春留住年华,只能让记忆定格曾经的美好时光!
秋天的阳光温暖了脸庞,却抚慰不了内心孤独与惆怅。心灵在过往与现实中游荡无处躲藏,遐想一片田园风光,邂逅一段情感向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袅袅炊烟起,品粗茶淡饭香;一起策马牧羊,一起望秋水长天,一起观满天星斗,小桥流水茅草屋旁,月下共饮一杯自酿美酒两情相依儿女情长好生浪漫……
岁月的年轮还在继续,一切又回到了生活的原点把所有的遐想放进行囊,伴着着青春的激情和力量继续前行远方,创造一个奇迹铸就一段辉煌。
【篇二:神奇的羌寨古堡】
故乡的严寒还未退尽,川渝早已是花红叶茂,莺歌燕舞一派绿的生机了。那年的初春,我作为社情民意的使者飞到了成都。闲暇之日游览了岷江流域杂谷脑河畔的羌族古堡,亲自领略了这座古朴、神奇、雄壮的——羌族古堡。
古堡之幽,幽在深邃而神秘。羌族古堡位于阿坝州理县桃坪乡桃坪村,距成都300多华里。古堡巨大而深邃,阴深而幽暗,依山而建,整体方正,凹凸有致,浑然一体,犹如一张石头切成的蜘蛛网。
全寨百户人家,近500羌民,竟然家家相通,户户相连。信步在寨中游走,会被屋与屋之间,路与路之间那神秘的巷道、通道、暗道和墙孔、天井、斗窗,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而更让人膛目结舌是有户人家的石室竟有72扇窗户。而石室的面积只有300多平米。
古堡之奇,奇在寨中的路下水道。每条通向各户的主要通道石板下都是暗藏的流水。流水由山后冰雪融化的清泉汇成,形成给水的自然系统,村民吃水,村外灌田。水道上盖着石板,石板上覆着土,走在路上是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每隔一段路就会留有一块活动的石板,揭开即可取水。水道很深,可走行人,若遇紧急情况,还可以作为逃生或向外传递信息的通道。
古堡之雄伟,在于依山而筑,兀立于比肩连袂的民居后方的两座雄伟挺拔的石碉堡。两座用石片切成的古堡,搞约30米,有9层,层层用木楼梯相连。下宽上窄的石碉堡结构均称,棱角分明,梳端理直,堡身布满了许多的射击口。
从村寨后险峻的山体俯视下去,望着这座神秘的建筑体系,想到古老的羌族先民不用一点的钢筋水泥,全凭用眼观手切,竟能历经数千年岁月的侵蚀,而巍然屹立至今,不得不对他们卓越的智慧发出赞叹。
桃坪寨——真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一块瑰丽奇葩。
【篇三:晚秋的松】
晚秋的清晨,窗外秋景迷人而忧郁。一夜间秋天细雨的洗礼,一切都很湿润,清新。一片雾气蒙蒙,像梦境一般,雾气像幔纱,袅绕着我这颗多愁的心。自离开故乡,第一次感受到故乡般晨雾中的美景。
雾慢慢散开,像一瞬间划开一道帷幕,静寂中朝阳浑圆脱出的呈现在面前,来不及仔细看它,就由橙红变得刺眼的光亮的球体了。
虽然如此,阳光的温暖让孤独冰凉的心感到一股暖流涌动。
楼前一棵松静静地站着,浑身散发着孤傲的美丽,却感到了它浓浓的寂寞的气息。
阳光下松树浑身就好似盛夏的黄花般的嫩黄,是如此的鲜丽,如此的清新,如此的落寞哀怨。
松没有多余的繁琐的枝桠干净利落,虽然几多风雨,几多风霜,无论风雨多大,松从不弯下自己的腰。任凭风吹雨打,高傲的仰着头。树枝也依旧倔强的向上伸展,展现着它旺盛的生命力的。
松仿佛伸出双臂等待着那一刻甜蜜的拥抱,期待着幸福来临那一刻的凝固。每一枚松针都坚硬如针,即便变的枯黄了。
枯黄的草叶低着头仿佛在沉思着,正在想念着夏季的繁华,正在慢慢的适应绚烂后的平淡。秋风袭来,轻轻撕扯着枯草思念的痛。
远远的看着嫩黄的松,仿佛看着我自己,青春已逝,在静寂的岁月中慢慢老去。没有更多的话语来形容。就仿佛是我自己站在那里。虐心的等待就是如此的漫长。或许每个人面前都有一条无法逾越的河流。也许今生只能在彼岸观看繁华落尽后的悲哀。
仿佛是几个世纪,又好似沧海桑田变幻的一瞬间,轻轻浅浅的岁月里,期待着无期的重逢。错过的风景里多多少少的遗憾,然而人生怎会没有遗憾呢!
静寂的岁月里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太多激情。只有静谧的心灵,沉淀的经历,还有抛却脑后的记忆。
只有痴痴的等待,不知道爱情那一刻的到来会有多久?
只有痴痴的等待,不知道与亲人团聚的日子在哪一天?
只有痴痴的等待,不知道哪一天清澈的双眸看透自己坚强外表下那颗脆弱的心?
只有痴痴地等待,不知道幸福的距离是否在拉近?傻傻呆呆的等,让人眼角有泪的看着。
远远地望着松是如此的倍感亲切,就像久违的亲人,又仿佛是红尘中唯一的知己。
松的身边,河水毫不掩饰它的热情,依旧奔放的流淌,然而松却痴迷的静立于天地间。
松静静的姿态如此迷人,松远离尘世的繁华,脱尽凡世的纸醉金迷,散尽尘封的记忆。
松痴迷的在等待……
每一个黎明,有晨露的陪伴,夜雾凝结为露,晨露玲珑剔透,呈现出阳光温润的光泽。松也呈现出它倔强的迷人的孤傲身姿。
每一个白天,白云总是悠闲的漂浮于湛蓝的天空,松依旧挺拔的站着,从不改变身姿的站着。阳光下松呈现着古典的美,不妖艳,不扭捏。
每一个夜晚,松感受着风的抚摸,散发的却是月的光辉。享受着夜的寂静,松的梦尽情盛开在繁星点点的夜空里,美丽而凄凉,掩饰不住淡淡的忧伤。
【篇四:九寨水韵】
九寨沟,一幅充满灵性的山水画。赏着九寨沟的照片,勾起了我对九寨沟的偏爱,两度进入九寨沟,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风景,不同的感受。异景奇观的九寨沟,神秘圣洁的海子景,更让人向往。
当我穿行在九寨沟中,每一处景致,都是一次有声与无声的对话,都是一种眼与心的享受。都是一个动与静的组合。一步一景,一步一色,一步一形,一步一态。
群海瀑布绘出了一幅幅神奇的山水画,碧山彩水写出了一道道挂满山沟的绝作。
九寨沟,一个五彩斑斓、绚丽奇绝的瑶池玉盆。
九寨沟,一个一尘不染、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
九寨沟,一个原始古朴、神奇梦幻的人间仙境。
九寨沟,最令人神往、最令人感动、最令人抒情的,是这里的水。
九寨沟的水有着它的特点,有着一种独有的个性。
水,成了九寨沟的精华和魅力。
九寨沟的水,涂着色彩,闪烁出不同的颜色。
九寨沟的水,抹着海子,涟漪出多彩的千姿。
九寨沟清秀的水,天堂般的水,透露出无与伦比的意境。
水的形象,水的奇异,在湖、滩、溪、瀑中显得韵味无穷。
诺日朗瀑布的滔滔水流,磅礴大气,让人感到凌空而下,极为壮观(www.guabu.com)。宽宽的瀑布,宛如一道银珠,倒入你的眼前,更让人的视野寄情于山水。
108个湖泊,108个明镜。
五彩池,九寨湖泊中的精粹。湖水里,碧蓝色,橙红色,天蓝色,橄榄色,色色变化无穷,五彩斑斓,让人感到神妙、奇幻、五彩的九寨沟。
一滴一滴的水都隐藏着精华,散发着自己的魅力。
一颗一颗的珍珠,在珍珠滩浅黄色的钙华上滚动着,晶莹夺目。
五花海,九寨沟的一绝。一段段树木在湖下显现,姿态万千。
五花海,九寨沟的精华。一株株彩叶交织成锦,火焰流金。
湖面的颜色,清澈多彩,从黄到绿,以不同的变换,独霸了九寨。
九寨沟的水韵,构成了优美的乐曲,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博大、精深、智慧。顿悟了自己的存在,收获了象山水一样存在的价值。
【篇五:北方的雨】
说到雨,我们可确乎都不陌生。正好这几天老是下雨,闲来没事,我便随便写写。
这一说写,反倒让我无从下笔了。每次看到这淅淅沥沥的雨点,我便试着想象:假如我是诗人,我会挥毫泼墨地写下壮美的诗句,假如我是画家,我会毫不吝啬地勾勒这雨丝的美妙,假如我是作家,我仍会惜墨如金地细细地赞美一番。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能看见的只是眼前密密的雨帘。
即使是同一个中国,在南方和北方景观就大不一样。鲁迅先生说,南方和北方的雪不同,同样的雨也大不相同。北方的雨,不似南方的温柔。阳春三月,万物早已是另一番景象了。之后,就是北方的雨季来临的时刻。远远地,你就可以看到多个大团似的灰色的气球,随风飘拂。直到飘到头顶,你才发现那是片片阴云,随后便是隆隆的雷声。这时候,如果你还不去避雨,那我敢保证你会成为一个雨人。而在南方,雨是缠绵的使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只有柳郎才能写尽这无限的忧愁。丝丝细雨都便化作了无限闲愁。那根根愁丝是伊人无限的痛,即使是他乡之人,又何能不伤感涕零。
相比之下,北方的雨则更加的放荡不羁。没有了尘世的羁绊,没有了红尘的牵挂。从几千米的高空尽情的泄下。泄尽内心的哀婉,把自己真正的融入地下。每次,他的毫不顾忌却是在安分守己中积蓄而来,他的无情冷漠是多愁伤感凝练而成,他的高傲孤洁是从岁月的磨洗中沉积而来。同样是雨。我却更喜欢北方的雨。他孤傲,他孤单。红尘的客栈里没有他的一席之地,所以他只能肆意地往下流。却不需要任何人的牵挂。
南方的雨意太过柔情,任谁也抵挡不住。但我庆幸,我在北方。我不会像离别的伊人,再苛求岁月给彼此都留下什么可以回忆的。但我会说,对不起,我不需要。离开的终会离开,记忆也终会模糊,我难道会和你们一样用孤独的等待去感叹岁月吗?
每次下雨,性情总会受到影响。在这世俗的世界,我要怎样做才能独善其身呢?恐怕没有人可以做到吧。因为我们的世界就是一个物质,没有人可以独立存在。只能像李太白一般,在高山之巅抑或一叶扁舟之上大声吟唱,让这滚滚江水带去心中的凄美。
【篇六:山村农家】
曲曲弯弯的石径一直通往树林茂密的山沟里,粉的桃花,红的杏花,白的梨花满山遍野,早已解了冻的小河流淌着,峥峥作响。
那山那景真让人心醉,不可抑制的情感激励着我,我沿着石径拾级而上,寻着“汪、汪”的狗叫声,我来到密林丛中的一个山村农家。
农家小院的院墙是用木棍做成的篱笆。
虽粗糟,但很整齐。
篱笆墙上爬满了葡萄藤。幼小的、嫩嫩的叶芽从枝丫上蹦了出来,处于摄影的爱好,逆光观看幼小的叶芽,鹅黄色,茸茸的,很有生气,那叫生命。
狗仍叫着,在院里蹦来蹦去,两只耳朵竖了起来,警惕的眼睛注视着我这不速之客。我掏出一包方便面,撕开,一点一点地扔过去,狗吃着,那双警惕的眼睛仍然地注视我。
院内两座房全是用石头砌成的,看上去很古朴、也很典雅。东屋屋檐下挂满了一串串金黄金黄的玉米,那是去年的收获。房门两边的春联还依稀可见,上联是“翻身不忘毛主席”,下联是“幸福牢记共产党”。一张犁和一盘耙静静地伫立在北屋屋檐下,显的那样苍凉和孤独。院的南边是用黄背草搭成的牛棚,两头牛不屑一顾地津津有味地吃草。
在山里,牛是山里人家的希望。
院内有一棵梨树,树上开着雪白雪白的梨花,那梨花像是要从树丫上溢下来。树下有一个用石头垒成的桌子,周围还有五个石凳子。石桌上放着一架袖珍收音机,靠树有一个碓臼,一只小花猫在碓臼旁静静地睡着。
主人不在家,看样子这农家生活的很惬意,也很幸福。
此情此景,我陶醉了……
我徜徉在蓝天白云下,深深地呼吸着大山里特有的泥土芳香——如此惬意的山村农家,不正是日益受到市人的青睐吗?
我驻足在山村农家门前,憧憬这世外桃园,不禁吟出:“深山花草埋幽径,鸟啼翠林满院香。”
【篇七:乌镇】
滋甜的雨露微微而落,古老的街道蜿蜒切曲饶,含着风行子的暖风拂过指尖。走下火车,杭州的优雅尽显眼前,杨柳、水花、宝塔……但这些都不是我今天想去的地方,因为这里我已经来了无数次了。
我所要前往的是乌镇,大约两小时后,我到了西塘。口中哼着一曲《青花瓷》,也许只有这首歌才适合这个江南四大古城之一的乌镇了吧!
里面是有许多街道的,街道上人来人往,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甚至有中国以外的客人。大家拍着照片,吃着小吃,谈着话脸上洋溢着笑容,街旁的楼房古老无比,有的墙壁上还留有许多刻痕,这为古镇平添了许多历史。
走进一座比较古老的房屋,首先闻到了一股味道,大概是古老的楼房经岁月的抚弄,散发出自己独特的气息。里面仿佛是四合院一般,墙壁把中间的荷花池为了个圈圈,好像在守护她,好像也在观看她,多么祥和的一景。朝右看,两把交椅,一张小桌,一盘棋,几个老人在一起下着棋,为这个小院子又加了一笔趣味,我也慢慢走过去,蹲下来。仿佛我又回到了儿时时代,在阴凉处总有几个老人在一边谈天、下棋。多么怀念。
小雨又开始落下,落在屋檐上的声音是“哒哒哒哒”的声音,落在地面上的是“滴滴滴滴”的声音,落在花叶上的是“嘟嘟嘟嘟”的声音,多么想一首歌谣,这个古镇在歌唱。撑一把小伞走出房屋,又进入了一个小街,这里显得商业化,地是用一块块的大理石铺成的,周围的建筑有餐厅也有旅店,楼道上挂满了灯笼,在微风的轻拂下,火红的灯笼在飘舞,它们仿佛也沉醉在其中,想永远享受着这舒适之感。
随着风带来的花香一直走着,面前的是早已闻名的河水。她一直在这里守护着美丽的古镇,河流的水如一面铜镜,倒映着周围的房屋和小桥。水面的涟漪一阵又一阵向四边扩散开来,像电波,像散开的牛羊。漫步在河流的一道,享受着迎面的小水珠,享受这个地方的味道。梧桐树与杨柳在一旁向路人舒展着她们的身姿。叶子在空中一片又一片,在此我完全被陶醉了,我也好想拿着自己那把木吉他,坐在柳树地下,好好弹奏一曲,让我的优美音乐随着风,随着花香,带给每一个人,带给她们一个愉悦满足的身心。
天色渐渐变了,雨滴也停止了,太阳开始垂落于西边天空,散发出橙色光芒。房屋变色了,杨柳变色了,河面也变色。金橙包围了乌镇。我止步在石桥上,注视这个美丽、安详的镇子。街道上人少了许多,大家都去吃晚饭了,我寄居的那家也是,白天的热闹开始平静下来,盖过的是隐约的吃饭时的谈话声,我听到了大家的幸福感,我听到了大家的满足感。
这个乌镇为我展示的是一个优美、柔和的场面。我现在也终于能体会,我姐对我说的:“乌镇之景一生难求。优美、复古、柔和,看三实一。”原来那个一便是幸福与快乐。乌镇我一生难以忘怀。
【篇八:醉里游,寻香槐树沟】
我醉了,真的醉了。不是醉在酒肆,也不是醉在家里,而是醉在了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土山沟。
我醉了,真的醉了。不是东倒西歪,不是踉踉跄跄,而是神醉意迷,而是醉在心头。
醉着,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心态。没有醉眼朦胧,也没有醉步趔趄,不是酒精燃烧身体而促成的形态之醉,而是一股久违的芳香熏染而成的心旌神摇的醉态。
醉着,不是因为饮酒太多,酩酊大醉,而是我的心底散发出浓郁诱人的馨香,这芳香之源竟是极朴素、极不显眼的、极普通的洋槐花。哦,洋槐花,令我心醉神迷。
一股暗香飘在心底。寻香而去,一条迷人的山沟里芳香扑鼻,未见沟里景色,先闻得甜甜花香,淡淡的,极诱人的那种。有人说,“闻香识女人”,我却总也不得要领,闻到其香,总也识不得的。呵呵!然而,在这里,我却能做到“闻香识山沟”了。
山沟,其实很普通,也很土气,只是因为满沟氤氲着槐花的芬芳之气,一串串洁白素雅的槐花迎风摇曳在沟里,如此这般,才令我等驴友们着迷,犹如貌不惊人的山姑被精心梳妆打扮一番,自有一番别样的韵致。
山沟位于会兴刘家后村附近,这里沟壑纵横,流水切割而成的地貌在豫西地区并不罕见,然而我独爱此处开满山沟的槐花,因花而喜欢山沟,有点“爱屋及乌”的意思。花香淡淡,丝丝芬芳,花香熏染山沟,香气萦绕于怀,遂暗自将此处命名为“槐树沟”了。
通往沟底的路上,槐花依旧散发醉人的馨香。不高的小树上,垂满了一嘟噜、一串串洁白的洋槐花。在碧绿的、卵形的小叶衬托下,那开着的咧嘴笑着,那半开的透着娇羞,还有那含苞欲放的却在默默地积蓄着甜蜜和芳香。
一个个蜂箱摆在路旁,那是放蜂人在赶花季放蜂,特地采集槐花之蜜。看到一只只蜜蜂嘤嘤嗡嗡地在槐花上飞舞,我想到了“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的诗句。是啊,面对诱人的花香,当我等被称为人类者正忙着采摘可人的槐花,拿回去烹调熏蒸,以果己腹,享受美味时,那些蜜蜂们却把花的甜蜜奉献给了人们。
山沟,槐花绽放依旧,一股感动的暖流却涌上了心头。
沟底,自有一番别样的景色,令人精神一振,眼睛一亮。两侧山峰夹峙,陡壁峭立,树木苍翠,郁郁葱葱,一条小溪静静地流淌。静默的山,流动的水,一动一静,构成一幅美妙和谐的沟底风景画。
抬头仰望,但见陡峭的崖壁,形态各异,千变万化,有的似城垣,有的似门阙,有的似人物造型,有的似动物形状,横看侧看,妙趣横生,观之,叹之,不由得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力,竟能塑造出如此奇妙的形貌来。
溪水边上,杂生着许多不知名的小草,我认识了一种可以使用的野菜——水芹菜,亭亭玉立在水中,姿态妙曼,周围一些野花儿点缀其间。
沿着陡峭的羊肠小道爬行,道路狭窄,蜿蜒曲折,山路盘旋,驴友们遂戏称此处为沟内“十八盘”,暗自思之,颇以为是。登上山顶,兴高采烈,不禁想放歌一曲,“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四季风从门前刮过……”在山顶眺望,但见沟壑俨然,槐树蓊蓊郁郁,白色的槐花点缀其间。
山沟,溪水,小道,槐花,渐渐淡出了我的视线,一股清香之气却从心底油然而生。水库里碧波荡漾,波光粼粼,蓝天白云之下,山立水旁,水映山影,青山绿水,山水相融,恍惚之中,我觉得自己也融入其中。
那晚,我梦见自己也变成了一只蜜蜂,飞舞在一片槐花盛开的槐树林中。呵,那梦,好美;那花,好香!
本站资源来源网络,如有疑义,请来信告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