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进入卦卜网站 -- 作文大全 --
输入关键词:
事物说明文作文500字
    事物说明文作文500字
    时间:2015-03-18 00:00 来源: 作者:

    【篇一:豆角】

    盛夏时期,正是豆角花盛开的季节,那一朵朵紫中带绿的小豆角花,在习习凉风中悄悄地享受着盛夏的欣喜。

    别忘了豆角的外皮是绿色中最美的一种。并且绿中还点缀着一些小紫点点。很是精巧、别致。

    豆角的形状像小船,像月亮,像摇篮,在微风的吹拂下悠扬地轻轻荡着,既不张扬也不沉寂。

    豆角的花美丽极了,它那紫中带白的对称式花瓣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的翅膀。又像一本本刚刚展开的书页,曝着阳光,又娴静又优雅。

    轻轻掰开豆角夹,你会嗅到一种从来未说的清的一股香气,摸起来又粗糙又润滑。

    豆角的吃法五花八门,炒着吃,烧着吃,炸着吃……总而言之,让你百吃不厌。

    豆角不仅可以食用,而且还有药用价值,可以清肺、健胃,还有消暑的作用。患上这些病的人,千万别忘了吃豆角啊!

    听我这么一介绍,相信你也爱上了豆角。

    【篇二:有趣的磁铁】

    我有两块一模一样的磁铁,大小跟一颗银杏差不多,是椭圆形的,黑黑的,油亮亮的。它们像两个双胞胎一样,平时,它们总是要好地抱在一块。

    有一次,我拿这两块磁铁玩。我把它们放在书本的两端,它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好朋友的存在,马上向对方跑过去,“肚皮”贴着“肚皮”,紧紧地抱在一起。好像对我说:任何人都别想把我们俩分开。

    我又把这两块磁铁的两端靠在一块,想让它们玩“叠叠高”的游戏。可是,奇怪的事发生了,刚才的好朋友吵架了,谁都不愿意理谁。我用力把两块磁铁靠拢,可它们伸出了一只看不见的手,相互把对方推开,任我这和事佬怎么帮忙也不愿意接纳对方。我把它们放在书桌上,用一块磁铁的一端向另一块磁铁冲过去,可那块磁铁拼命在后退,就不愿搭理先前的好朋友了。这是为什么呢?

    后来,妈妈告诉我,每块磁铁都有两个磁极:一个叫南极,另一个叫北极。两个相同的磁极会相互排斥,两个不同的磁极会吸引,“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我还发现它可以吸回形针、硬币、铁钉、菜刀等物品。妈妈告诉我,只要是铁做的东西,都可以被磁铁吸住。

    磁铁真有趣呀!

    【篇三:手机的变迁】

    社会在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许多高科技都在像猛虎一般地往前冲,许多东西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的变化也日新月异。

    记得爷爷以前对我说,那时候的中国非常贫穷、落后,人民过着艰难朴素的日子,个个生活过得很简陋,那时候手机是一种稀有物品,而且价格昂贵,要一两万元,叫大哥大。那时候的一两万元相当于现在的一二十万呢,只有那时候非常富贵的人才买得下来,那时在街上拿着大哥大打电话是一件非常神气、令人羡慕的事,大哥大全身黑色,拿起来很沉重,它的重量相当于一块砖头,不易于携带,而且有时候你在哪个偏远地区或者荒山野岭搞不好信号不好,会短路。所以那时,大哥大并不十分受欢迎。

    过了二十几年,一种新型手机在中国诞生了,首先,它很轻巧,很方便于携带,然后呢,它的外观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没有那么肥厚了,而且有显示屏了,还可以盖上合上,功能也有了变化,可以发短信息,打电话,玩一些黑白屏幕的幼稚游戏。虽然还是不怎么样,但比起大哥大来说好很多了。

    到了现在,手机的变化没有你想不到的,只有它做得到的,屏幕超大,还可以触摸屏幕,做工精致,全身流线型,摸起来质地柔和,功能数不胜数,在网上购买任何东西,QQ聊天、微博、微信……真没想到这么小的东西能干这么多的事。

    现在的手机真好啊!真期待未来的手机会是什么样子。

    【篇四:木雕】

    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在一个摊子上,我惊奇地发现一个卷鼻大耳象的木凳,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

    在大耳象的旁边,有一只威武的狗站在石头上格外引人注目,天上有一轮圆圆的明月,那只狗昂着头望着那轮明月,似乎在想月亮里的嫦娥姐姐在干什么呢(www.guabu.com)?我想这应该就是传说中黄山奇石的“天狗望月”吧。

    我捧着一块和书一般大小的木板,仔细观赏,爱不释手。上面雕刻着两条中国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两条龙仿佛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我的目光停留在雕刻在长球上的长耳兔上,这只兔子长着长长的耳朵,红宝石般的眼睛,还有小巧玲珑的三瓣嘴,可爱极了。

    这些木雕工艺品构思巧妙,做工精致,个个雕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不知是哪位能工巧匠雕刻出来的,木雕表现了非洲人民的智慧才能。

    【篇五:瓷器】

    瓷器是中国的特产,有的瑰丽;有的朴素;有的简约。但都透露出一股中国风。

    从夏商周的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带釉硬陶开始,瓷器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仅仅是瓷器发展的开始,到了隋朝时期,瓷器中的青瓷开始烧造,白瓷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当历史的转轮,转向唐朝时,真正的瓷器出现了。这是陶与瓷的分水岭,因为在此之前的陶瓷质地脆弱,只能算作原瓷。

    越窑和邢窑也是此时期出现的,在五代十国时期时期,越窑成为吴越王钱氏的御用器皿。并且在此阶段中,天青色出现,获得了「雨过天晴青」的美称。

    到了宋朝,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其程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明清两朝,瓷器更是花样百出,万历年间有名的五彩、斗彩、成为后世彩瓷发展的基础,甚至日本伊万里古瓷也是根据这时期的斗彩发展出来,「万历彩」也就在史上成名。同时又有红地黄彩、蓝地黄花、红地青花、黄地青花五彩、描红等等各式彩瓷。

    但无论瓷器如何变化,他都是中华名族的一份骄傲!

    【篇六:江山米糕】

    我的老家在衢州江山,那里出产一种点心,叫米糕。

    米糕用纯五谷杂粮做成,又健康又美味,外婆说每逢过节过年,家家户户都制作的。米糕主要原料是大米,大豆、芝麻等等,(要是喜欢还可以加点其他的杂粮)经过洗、泡、晒、炒、磨后,外加白糖、红糖,调匀、上灶蒸,好了以后,切成片,美味的米糕就这样做好了。因为每户人家用的材料可能不一样,所以做出来的味道也不一样,互赠米糕在我们家乡颇受欢迎。

    过年前几天的清早,隔壁家的阿姨就已经做好了米糕,给外婆家送过来了。外婆也忙着洗豆、泡豆、晾豆、……弟弟总问外婆,这是干什么啊等会吃豆豆吗?这时舅妈听到了,过来点一点弟弟的头,递给了一片米糕送进他嘴里,笑骂道:“你这小子,吃的时候你就知道是个啥,咋做的时候就认不出来啦!?”弟弟对着舅妈扮了个鬼脸,转身跑去享用米糕去了。

    大年初一开始,人们带上米糕纷纷拜年去了。“一会儿去小姑家拜年,多带些啊”。“你家做了几斤米糕啊?”“多着了……”人们口中谈的,都是米糕。初二,外婆带着我们去姨婆家拜年。临出发前,弟弟慌慌张张地对我说“姐姐,姐姐,前几天做好的糕搁灶上不见了!”我说“那些是等会儿送人的,被爸爸拎车上去了。”弟弟突然有些紧张起来,“全送去?”“对呀。”他大声抗议起来“那不行,我也要吃,”“呵呵,骗你的,家里还有的,不信你去看,在……”我还没有说完,弟弟就一溜风地跑进屋里,出来时,他笑了。

    现在坐下来慢慢品尝从家乡带来的米糕,那味道,还真是任何点心都不能比的啊。

    【篇七:介绍火龙果】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火龙果吧。

    火龙果大概有我的两个拳头大。梅红色的表面十分好看,从远处望去,还真像一团火焰呢!如果你凑近仔细看,会发现火焰里面夹杂着许许多多白白的小点点。梅红色的表皮上长着十几片软软的,像剑一样的鳞片,螺旋形地长着,似乎是一条绕着圈圈的楼梯。鳞片的底下和火龙果的表皮一样,也是梅红的,中间是黄色的。等到了最上面,就完全变成绿色的了。在火龙果的顶部,有一个小洞。在火龙果的底部有三个一簇的小尖刺,扎到手上一定会出血,你可要小心哦。把鼻子凑近,深深吸一口气的话,一股淡淡的青草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切开一看,火龙果表皮里外的颜色是不一样的,靠果实的那边明显比要靠外的那边深。果肉是白色的,纤维状的,有数不清的黑籽在里面,像黑色的鱼籽酱。挖一勺尝尝,清甜爽口,像加了芝麻的冰淇淋。黑籽滑过舌尖,麻麻的,嚼一下,香脆香脆的真好吃。吃完以后,火龙果就像一只小船,红红的,漂亮极了。用手一挤,边缘里的红汗就流出来了,好像血。

    这就是火龙果,你有没有垂涎三尺呢?赶快尝一尝吧!

    【篇八:龙井茶】

    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是我们杭州的特产之一,今天我来到了龙井茶的产地龙井村。

    龙井村周围的山坡上种满了茶树,茶树很矮,只有我一半高,这样有利于茶叶吸收养分和水分。茶树大多修剪成圆形,因为圆形的面积最大,方便采摘。有些茶树种在很陡的山坡上,坡度大约有60°,那里的茶叶就非常难采摘了。

    龙井茶有春茶和秋茶两种,10月份是秋茶上市的季节。漫步在路上,我看见一位叔叔正在炒茶,就急步上前看个究竟。叔叔面前放着一口大锅,旁边放了三个匾,一个里面放着刚采摘下来的茶叶,一个装着刚炒好的茶叶,另一个匾里装着成品茶叶。刚采下来的龙井茶叶子很大,叔叔将它们放进面前的那个大铁锅里,锅下面用电加热,叔叔说以前是烧柴的,现在用电,不仅受热均匀,而且清洁环保。接着叔叔一遍一遍地用手把茶叶从锅底轻柔地翻炒,每翻几下,就用抹布擦一下锅底,因为这样茶叶就不会粘在锅上了。慢慢的,茶叶经过烤、压后,变得扁平了,体积变小了,颜色也比原来深了。最后叔叔用手捏一下茶叶,他说如果一捏,茶叶不易折断,说明茶叶还没有完全炒干,如果很容易折断,那就表明新茶已经炒好了。炒好的龙井茶用龙井开水一冲,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龙井茶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这次的龙井村之行,使我明白了一杯飘香的龙井茶真是来之不易,其中包含着茶农们的辛勤汗水。

首 页 | 吉凶大全 | 人性测试 | 周公解梦 | 星座配对 | 爱情测试 | 在线藏头诗

本站资源来源网络,如有疑义,请来信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