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进入卦卜网站
--
健康小常识
--
输入关键词:
什么是耳穴“压豆”?
什么是耳穴“压豆”?有什么依据?又该如何操作呢?
解答:
耳穴就是分布于耳郭上的腧穴,也叫反应点、刺激点。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关系,当人体内脏或躯体发生病变时,往往会在耳郭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如压痛、结节、变色、导电性能改变等,中医利用这一现象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或通过刺激这些反应点(耳穴)来防治疾病。 刺激耳穴的主要方法有针刺、埋针、放血、耳穴贴压、磁疗、按摩等。耳穴“压豆”实际上就是以“豆”贴压、刺激耳穴的疗法,用于治疗功能性疾病,如失眠、恶心呕吐、嗳气吞酸、便秘等,效果较好。也许有人会望文生义,以为耳穴“压豆”的“豆”是黄豆或绿豆等,其实不然。此豆非彼豆,贴压在耳穴的“豆”是王不留行子、萝卜子或磁珠,因其形状、大小像豆子而得名。现今最广泛采用的“豆”是广东王不留行子。首先,将胶布剪成数块0.6厘米×0.6厘米的大小备用,将王不留行子置于其上。其次,用75%医用乙醇棉签消毒或擦洗耳郭(使胶布及贴压物易与耳穴贴牢)。最后,将贴压物(贴有王不留行子的胶布)对准穴位贴压。贴压的压力越大,刺激强度越大。刺激强度的大小,根据具体病情而定。每贴压1次,“豆”可在耳穴上留置5天;贴压期间,可每日自行按摩(按压)2~3次以刺激穴位。耳穴受到刺激后,多数人会有痛感或热感,少数有酸、麻、胀、凉等感觉,旁人可观察到耳郭渐渐充血发热,这些反应属于耳穴的得气反应。一般认为,出现上述反应者会有较好疗效。耳穴“压豆”法较安全,一般没有绝对的禁忌证,但习惯性流产者,或外耳患有溃疡、湿疹、带状疱疹、冻疮破溃者,暂不宜用耳穴“压豆”法。研究发现,耳穴“压豆”能使部分失眠病人的睡眠潜伏期缩短,总睡眠时间延长。但是,在治疗过程中,还应结合其他方法,比如服用中药、针灸、刮痧、拔火罐、足底按摩等,以求达到最好的疗效。
按摩相关:
如何通过简单的按摩预防脱发?
为什么捏脊疗法对于儿童秋季腹泻效果不错?
穴位养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按摩椅真的能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吗?
如何通过刮痧,推拿这些中医方法治疗小儿咳嗽?
为什么捏脊疗法适合自家保健?
什么是耳穴“压豆”?
为什么推拿按摩需要去正规医院?
如何通过穴位推拿改善失眠症状?
按压合谷穴有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健康小常识导航
内科
体检保健科
妇产科
儿科
外科
营养科
精神病科
生殖健康科
药学科
眼科
口腔科
皮肤病科
医学美容科
耳鼻咽喉科
肿瘤科
中医科
理疗科
急诊科
首 页
|
健康小知识
|
吉凶测试
|
周公解梦
本站资源来源网络,如有疑义,请来信告之!
卦卜网提倡:定期体检 养成生活好习惯 发现身体异常请及时去人民医院就诊以免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