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进入神秘的卦卜网站 |
佛学大辞典 佛学经典语录
《佛学大辞典》是由近代无锡人丁福保先生转译日本真宗大谷派学僧织田得能著作《织田佛学大辞典》而成。 织田得能(1860~1911)。福井县人。号云溪。十三岁出家。先后学习汉籍,及唯识、俱舍等诸宗经典。后得西本愿寺岛地默雷之知遇,乃起草‘三国佛教史略’。明治二十一年(1888)前往泰国,视察南传佛教,携回贝叶经典六十余帙、佛像数尊。二十三年回国后即参与‘东亚佛教会’之创立计划。翌年,入住东京宗恩寺,改旧姓‘生田’为‘织田’。三十三年先后游学于中、印等地。 师自明治三十二年,开始致力于佛学辞典之编纂,历经十余年,稿未成而病殁,后经高楠顺次郎、上田万年、芳贺矢一、大佛卫等人编订出版。 此书共收辞目三万余条,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如“名数”、“物名”、“地名”、“书名”、“人名”、“术语”、“杂语”、“譬喻”、“故事”、“仪式”、“图像”等。然后解释其辞义,徵引其出处。凡一辞有多义者,则依次列出,间亦作必要的考证而对翻译的重要专门名词、术语、人名、佛典等,则均注出梵文或巴利文,以便检阅原书。此外,全书还编有详细的辞条索引,颇便检索。 |
佛词 | 释义 |
印度佛教 | (杂语)印度为佛陀之降诞地,占佛教史上最重要之地位。佛陀释迦牟尼开佛教,距今几何年,东西学者,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其入灭时,则据众圣点记之说,可知为西历纪元前四百八十六年。佛陀成道后四十五年间之行化,以摩揭陀,室罗伐悉底,为中心,而润泽憍赏弥,拘尸揭罗,吠舍厘等中印度一圆之地,其被教化之最厚者,为室罗伐底,与摩揭陀之二地域。据小乘之传说,释尊住室罗伐悉底时最多,据大乘之记录,则常住摩揭陀。此两国在释尊时代,为东西之两大国,在印度中,为最枢要之地域,及佛化之密被两国,其为事实,可断言也。释尊为迦毗罗城主净饭大王之太子,降诞于蓝毗尼园,成正觉于尼连禅河畔,以波罗奈国鹿野苑为初转法轮之地,其后游行各处,为人天洒甘露之法雨,遂以八十岁为一期,于拘尸那揭城边娑罗双树林间,寂然入于泥洹,是为佛教开立之初元。佛陀入灭后未几,摩诃迦叶与阿难等,共于摩揭陀国七叶树窟,行第一回之结集。阿阇世王厚遇之,使大法得合,此在原始之佛教史上,亦为重要之事实。自是以后,至阿育王出世之间,记传之说各异,南方传谓其中间年次为二百十余年,北方传谓为百余年。北方传明迦叶以下五师之传灯,南方传亦举优波离以下五师之相承。或有谓阿育王有达磨阿育与迦罗阿育之二人,欲调和南北所传之乖离者。或有谓阿育王之第三结集,与吠舍厘城之第二结集,实为一事复传者。此一段史乘,在佛教史上,最为黑闇不明,然阿育王出世,为西历纪元前第三世纪之中叶,可据泰西学者之考证而明之。佛教于此时代,始大发展。王派遣传道僧,[一/旦]东西两大陆,活动颇极盛观,彼末田地入迦湿弥罗,开萨婆多部之愿,当在此时,摩哂陀游锡于锡兰。或亦在此时。据北方所传谓育王时上座大众二部分裂,南方所传,无此记载。但无论如何,阿育王尽力于佛教之效绩,实为不可掩者,印度之佛教,以此时传播四方,且至开南北佛教之基。阿育王没后,约经三百年,至迦腻色迦王出世之间,为史家所谓小乘二十部分裂时代,阿育王时代分裂之上座大众两部,其兴废之迹,于此可考。大众部之佛教,似与阿育王统同其消长,大体自中印度涉南印度而流行,其盛时在阿育王时代并王殁后百余年间,上座部之佛教,以末田地之罽宾开教为始,其教线不在中印度。似常以北方迦湿弥罗为中坚。就时代言之,上座部于中印度大众部佛教亡灭时代,渐接兴隆之机运,阅百余年,至迦腻色迦王出现,于是见婆沙结集之盛事,迦腻色迦王之出现,在西历纪元第一世纪之末,王亦力图佛教兴隆。有名之大毗婆沙,编纂于此时代。胁,世友,法救,妙音,觉天,那迦斯那,马鸣等之杰僧,亦与此王前后辈出,教学上呈空前之伟观,迦腻色迦王观后之佛教,主传播于犍驮罗以北之中央亚细亚,西历纪元二三世纪顷,从此地大输入佛曲于支那。当时中印度地方全为他教徒所占。西历纪元第三世纪之初,龙树出现,复兴前已湮没之大众部佛教,于引正王保护下,以憍萨罗国为中心,宣布中观佛教,至其弟子提婆,更扩张教线于中印度,对抗外道,举破邪之实。同时又有鸠摩逻多,诃梨跋摩等诸论师,于咀叉始罗,朅盘陀,疏勒等地方,施教化。降及西纪第五世纪之初,笈多王统之毗讫罗摩阿迭多王时,有无著世亲兄弟出,专以阿逾陀国为中心,鼓次瑜伽佛教,同时迦湿弥罗国,有塞建地罗,僧伽跋陀罗等英才,相次而兴,宣提毗婆沙之教义,世亲以后,继承其教法者,有德慧,安慧,护法,难陀,亲胜,火辨,德光,无垢友等。其中护法于西纪第六世纪之中叶出世,以摩揭陀为中心,弘宣世亲之教系。得尸罗阿迭多王之归依,住那烂陀寺,亦大于中印度师子吼。后世称之为那烂陀寺隆盛时代。同时又有陈那,天主,清辩,智光之徒,鼓扬龙树之教系,又大发挥因明之精髓。于印度佛教史上,称为掉尾之隆运。尔后未机,佛教为印度教所蹂躏,至西历一千年回教又侵入印度,佛教遂殆绝迹。要之印度为佛教之发生地,故大小半满权实显密等各种教理,悉有其萌芽,固勿论,而佛灭五六年百年间,小乘教隆盛时代,既生本末二十部之分立,相次出发智,六足,婆沙等之绚烂作物,对于宇宙及人生之原始的考察,殆达于其极,及龙树提婆出世,始启大乘教勃兴之机运,中观佛教,为其丰富之著述所发挥,已无遗憾。寻而无著世亲,鼓吹瑜伽佛教,印度之大乘,于是生空有二宗之别,他日于支日本等,作一乘三乘两宗之基。其中龙树提婆所唱者,为大众部的,可认为说假部一说部等之发展。无著世亲主张者,为是座部的,可认为说一切有部经量部等之发展。亲光之佛地经论四,谓声闻藏于佛去世百年已后,即分多部,而菩萨藏千岁已前,清净一味,无有乖诤,千岁已后,乃兴空有二种之异论。又最胜子之瑜伽师地论释,谓佛涅槃后,魔事纷起,部执竞兴,多著有见。有龙猛菩萨,提婆菩萨,采集大乘无相空教,造中论百论等。以除彼之有见。然由是众生复著于空见,故无著菩萨,事大慈尊,请说瑜伽师地论,显遍计所执为情有理无,依他圆成为理有情无,观此可知印度之佛教,一方带理论的倾向,鹜深远之思索。又一方守戒律,立意实践修道,为上座部之一派,现今锡兰,缅甸,暹罗等流播之南方佛教即是,与支那 |
佛词快览: 自觉悟心 优婆塞五戒相经 相应善 长者 阿[门@(人/(人*人))]佛之二种身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文经 观 佛天 慈敬 优婆塞戒 娘矩吒 嚼蜡 据胜为论 法华经会仪 妙色身如来 一切无障碍 与夺 众法 三匝 宏智 忿结 野干 阿罗歌 信佛功德经 供帐 三禅 拂石 净命 十王华报 无去无来 六皮陀 大妙经 贪使 肉眼 同居净土 无言太子 不动轨立印 达水 西化 一切佛顶轮王 宿福 佛世尊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 三事衲 常身 自归 十波罗蜜 提婆五逆与三逆 加持 释迦如来成道记 火药栏 梵音洞 馞陀 影向 杂华 四胜身 阏伽印 无谋 破执 北山住部 二乘异同 皆空无漏 十种鬼 护法神 过去佛 印达罗 路伽耶陀 三界八苦 法明门 路伽 一四句偈 善导 羯磨印 述记 如焰 三佛土 波斯匿王女善光嫁乞人 修罗巷 真言十地 器界 |
首页 | 手机号码吉凶测试 | 文言 古汉字 | QQ号码价格评估 | 手机号码即时占卜| 新华字典| 神奇心灵感应
结果仅供参考学习,如有疑问欢迎来信向我网反馈 南无阿弥陀佛 |